2008-05-02
朵希典報到
「朵希典」,日本陸軍上將。
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,我心裡有點疑惑:「好奇怪哦,日本有人姓『朵』的嗎?」
日本有沒有這個姓氏我不知道,不過上面這位老先生,其實叫「乃木希典」。
(⊙ˍ⊙)
呃咳,為了表示歉意(?)我決定稍微調查一下這位老先生的背景。
乃木希典(1849 年12月25日-1912年9月13日),長州藩藩士出身, 1867 年參加討幕戰爭,1877 年又參加平息薩摩藩叛亂的西南戰爭,並升任為東京近衛步兵第二旅團長,後來赴德國學習軍制、武器和戰術, 1894 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,乃木任第三軍第一旅旅長,攻占旅順要塞,因戰功被封為男爵,隔年日軍接收台灣, 1896 年任日本駐台總督, 1905 年日俄戰爭爆發,乃木以第三軍司令的身份圍攻旅順,他的大兒子乃木勝典死於南山,二兒子保典死於二O三高地的攻堅戰中, 1912 年明治天皇去世,乃木希典與妻子同時切腹,以死相殉。
在山東畫報出版社所出版的【你沒見過的歷史照片】一書中,描述『乃木希典的戰功與忠君思想,使他成為二次大戰前日本軍國主義教育下的樣板人物,政府將他塑造成英雄典範,為他興建神社,將他一生事蹟神格化,並寫入中小學教科書中。不過在戰後,乃木的真實形象逐漸顯現,他的軍事才能遭到質疑,被看成有勇無謀的庸材,只會死抱著不畏犠牲的精神,不斷正面攻擊,強迫士兵以肉身去消耗俄軍的機關槍子彈,造成自己麾下士兵無謂的傷亡,甚至自己的孩子亦然,戰後日本史學家對此有嚴厲的批評。』
以上是中國所出版的書籍中,對乃木的說法。另一方面,在台灣的網站裡,也有這樣的描述--
『日本時代台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,是一位清廉的軍人,捨棄前任總督新建的豪華官舍不用,住進領台之初的簡陋官舍。乃木上任前,台灣爆發霍亂,日本官員都單身上任,乃木的母親壽子與夫人為了安定人心,堅持與乃木同行,壽子來台兩個月後,就因惡性瘧疾去世,她堅持埋骨台灣,墓址就在三板橋墓園,不過戰後就被拆毁了。乃木一直諭告日本官員,要善待台灣百姓,不要以征服者及特權階級自居,他為官清廉,又不接受政治獻金,頗受台灣人稱道。』以上是台灣人的看法(日本總督與中國總統《管仁健》),當然也有人提到乃木在台灣屠殺多少多少人,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搜尋,我就不說明了。
可惜我不通日文,不然就可以順便收集日本的資料,三方比對。同一位歷史人物,因為立場的不同,而投射出完全不同的形象,這真是讀歷史最有趣的地方,嘻嘻。
我為什麼要花時間去找朵希典的資料呢?(抱歉啦,乃木將軍,你在我心裡一直是那個朵先生啊。)因為在【川川的扎記】編劇過程中,我還缺一個重要角色,這個角色必須有能力將川川帶離海都身邊,祕密送往中國才行。
一開始我想把這個人物安排為日本特務人員,但總覺得不是那麼適當,劇本走到這裡就卡住了,這個故事被擱置了一年,直到看到了朵希典,才靈光一閃,對呀,為什麼不把他設定為軍人呢?川川之姐與日本軍方關係深厚不是嗎?於公於私,她都可以透過管道,派人到台灣尋找她失散的妹妹,這不是很順理成章嗎?況且,如果這個角色有軍系背景,也很方便成為他日後逼迫川川的籌碼呢,真是好主意!
找到故事裡關鍵的那一片拚圖,沒有比這個更令人開心的啦,我一邊寫大綱一邊高興的哼起歌來了。
既然是以朵先生為藍圖弄出來的角色,那麼我就順便來畫畫看這個人物的長相吧。先用相片來試試…
唉呀,原來我會對朵先生的照片有感應的原因,是因為他的五官很像我父系家族的人呀(大驚),這讓我想起以前在書上讀到的一句話:生命裡發生的任何事都不會是單純的巧合。
實在有點尷尬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