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的琴曲體裁共有「暢、操、引、弄」四種,例如梅花三弄、風雷引、仙翁操和神人暢等。古琴曲是屬於標題音樂,通常從曲名就可以知道這首曲子在說什麼。【平沙落雁】裡一定有大雁回旋沙渚、天際長唳的聲音,【醉漁唱晚】絕對不會把江上小舟彈成林間松風。以某個角度來看,古琴曲是非常寫實單純的音樂。
神人暢僅收錄在明代的《西麓堂琴統》一書中,其他琴派的傳譜均不見這首曲,想想中國幾千年來每次改朝換代前烽火連年的景況,以及嬴政焚書和項羽火燒咸陽宮的歷史,失傳的可不只幾首琴曲而已,神人暢得以保存在一本書中算是很難得了。
在唐代未發明減字譜之前,琴曲是以文字譜的方式紀錄的。要在琴上彈出一個音,必須用幾十個字去說明,右手要彈哪根弦?用哪根指頭彈?是往外彈還是往內彈?左手要放在哪個徽位上?要用泛音還是按音或是散音?【碣石調‧幽蘭】的文字譜長達四公尺,看了就頭痛,怪不得沒人要學琴,這類珍本如果不是由皇室收藏,多半也是像王、謝這種高門士族才有能力保存,試想,一份文字資料要如何從夏商周時期一直保留下來呢?最早先民紀錄文字是用龜甲骨片,然後用竹簡,有錢一點的用縑帛,前漢時期終於有紙可用,可是早期造紙技術不佳,寫在糙紙上的資料每隔幾年就要謄抄一次,萬一家道中落,家族中無人識字彈琴,琴曲就失傳了。
努力地在戰亂中保住琴譜;潦倒時也絕不能拿琴去換錢;被抄家時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把重要的曲譜藏好;當實在無法留下琴譜時,就由操琴者將琴曲記住,用口授心傳方式,把曲子傳下去…一代又一代的堅持,我們現在才能有這麼多琴曲可彈,甚至可以比較不同流派之間,同一首曲子的差別,而不是像瑟那樣,徒有《瑟譜》卻無人能奏,琴瑟和鳴成了故紙堆裡的一句詞,後人再也無法知曉那是什麼樣的音樂了。
努力地在戰亂中保住琴譜;潦倒時也絕不能拿琴去換錢;被抄家時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把重要的曲譜藏好;當實在無法留下琴譜時,就由操琴者將琴曲記住,用口授心傳方式,把曲子傳下去…一代又一代的堅持,我們現在才能有這麼多琴曲可彈,甚至可以比較不同流派之間,同一首曲子的差別,而不是像瑟那樣,徒有《瑟譜》卻無人能奏,琴瑟和鳴成了故紙堆裡的一句詞,後人再也無法知曉那是什麼樣的音樂了。
瑟、塤、竽、磬、篪、筑…中國失傳的古樂器有那麼多,獨獨琴被保留下來,至今仍可見到晉琴、唐琴,宋琴和明琴就更多了,這些琴到現在依然可以彈奏,大名鼎鼎的九霄環佩前些年還被借去錄唱片,它老人家一千多歲了,唱起歌來還是挺好聽的。
神人暢據傳由唐堯所作,這裡說的唐堯,不是姓唐名堯,是指堯帝,其治世被後人稱為唐。作曲者和年代這點可以研究一下,夏朝之前的軒轅氏、神農氏是神話等級的人物,連有沒有大禹這個人都不能確定,三皇五帝實為部落首領,距今沒有上萬年,至少也有七八千年,這麼久以前的部落音樂,很難出現神人暢這種成熟的樂曲。要知道最早期的琴,是巫覡用於祭祀、卜筮之上,在琴上彈單音或空弦聲,感鬼神、通天地,在宗教儀式中傳達神靈的旨意,這些聲音當然不能稱之悅耳,更不用說什麼旋律性或節奏性。
金文中的巫字,是典型的象形文,表示一個張開雙臂,手持羽毛的人。手持或背後有羽毛的雕刻壁畫,從蘇美、埃及、巴比倫、馬雅和史前文明都有相似記錄,這通常是指神的形象。許多學術界或陰謀論的研究者,認為這是外星人在上古時期來到地球教導人類文明的證據。
神曾經來到人間,後來又回到天上去了,當時的中原人認為琴音是可以跟神界溝通的工具,琴在中原文化一開始就立於神壇,《說文解字》中對琴的注釋是:「禁也。」
琴與吉凶之忌有關,是做為一種巫術工具,而非樂器所用。所以神人暢全曲是不可能在那個時代作出的,傳幾個小節至後世倒是可能。當儒家思想的影響擴大時,巫覡文化也從歷史主流舞台退場,但琴的獨特地位被保留下來,琴藝在先秦時是士人重要的一門學科,隋朝甚至把能否操琴定為天下取士的標準。
神人暢雖說不是上古樂曲,但音樂風格相比其他琴曲仍顯得古樸,全曲只用一到五弦,六七弦完全沒使用,這是很少見的。最早古琴只有五根弦,符合五聲調式,傳說(又是傳說)周文王加了第六弦,周武王加上第七弦,大大提升了古琴音樂的變化性,文武弦的說法應是後人附會之說,不過在馬王堆中已經有漢初的七弦琴,至少七弦琴在漢朝就已出現是不會錯的。
五弦琴和七弦琴在歷史上有一段不短的重疊期,1960 年在南京出土的南朝帝王陵墓中,有一套竹林七賢的磚畫,浮雕上的嵇康在一棵杏花樹下彈五弦琴,嵇康在《贈兄秀才入軍》詩中亦寫道:「目送歸鴻,手揮五弦。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。」的句子。可見在魏晉時,五弦琴仍有文人在使用。
同為七賢之一的阮籍,創作過一首知名琴曲【酒狂】,這首曲子有用到文武弦,而嵇康本身所作的嵇氏四弄──長清、短清、長側、短側四首琴曲,亦是使用七弦琴彈奏的。一直到唐朝時,劉長卿的詩中說道:「泠泠七弦上,靜聽松風寒。古調雖自愛,今人多不彈。」七弦琴在唐代是斫琴主流,雷氏家族制作的千年古琴皆為七弦琴,五弦琴已不見蹤影了。所以我推論神人暢譜曲時間最早在商周之間,最遲不晚於初唐。跟堯帝是沒什麼關係的。
神曾經來到人間,後來又回到天上去了,當時的中原人認為琴音是可以跟神界溝通的工具,琴在中原文化一開始就立於神壇,《說文解字》中對琴的注釋是:「禁也。」
琴與吉凶之忌有關,是做為一種巫術工具,而非樂器所用。所以神人暢全曲是不可能在那個時代作出的,傳幾個小節至後世倒是可能。當儒家思想的影響擴大時,巫覡文化也從歷史主流舞台退場,但琴的獨特地位被保留下來,琴藝在先秦時是士人重要的一門學科,隋朝甚至把能否操琴定為天下取士的標準。
神人暢雖說不是上古樂曲,但音樂風格相比其他琴曲仍顯得古樸,全曲只用一到五弦,六七弦完全沒使用,這是很少見的。最早古琴只有五根弦,符合五聲調式,傳說(又是傳說)周文王加了第六弦,周武王加上第七弦,大大提升了古琴音樂的變化性,文武弦的說法應是後人附會之說,不過在馬王堆中已經有漢初的七弦琴,至少七弦琴在漢朝就已出現是不會錯的。
五弦琴和七弦琴在歷史上有一段不短的重疊期,1960 年在南京出土的南朝帝王陵墓中,有一套竹林七賢的磚畫,浮雕上的嵇康在一棵杏花樹下彈五弦琴,嵇康在《贈兄秀才入軍》詩中亦寫道:「目送歸鴻,手揮五弦。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。」的句子。可見在魏晉時,五弦琴仍有文人在使用。
同為七賢之一的阮籍,創作過一首知名琴曲【酒狂】,這首曲子有用到文武弦,而嵇康本身所作的嵇氏四弄──長清、短清、長側、短側四首琴曲,亦是使用七弦琴彈奏的。一直到唐朝時,劉長卿的詩中說道:「泠泠七弦上,靜聽松風寒。古調雖自愛,今人多不彈。」七弦琴在唐代是斫琴主流,雷氏家族制作的千年古琴皆為七弦琴,五弦琴已不見蹤影了。所以我推論神人暢譜曲時間最早在商周之間,最遲不晚於初唐。跟堯帝是沒什麼關係的。
神人暢的泛音演奏,佔了全曲一半以上的篇幅,十三個徽位全部都用到,顯示這首曲子獨一無二的特色。琴的音色分三種:泛音、散音和按音。泛音空靈清澈,散音深沉渾厚,可在琴弦上來回滑動的按音是最多變的,三種音色分別代表天、地、人。代表天的泛音在每根弦上的徽位皆出現,甚至徽外音也有,表示神是無所不在的。這首曲子被解釋為彈給神聽的,不是沒有原因。(雖然神可能是外星人,呵呵)
這首曲子在彈時有很強的律動性,同一組核心節奏在曲中反復出現,並依此不斷發展壯大,貫穿全曲,有原始部落的祭典感,令我想到一些特殊的巫步,先民在彈奏時應該是有巫者在前方跳祭舞的。龔一老師和丁承運先生的兩種打譜,節拍我覺得都稍微偏快,若是能落在 30~60 拍之間是最好的。在子時靜室之中,兩個相同的音符一重一輕彈出,輕音可以疊在重音之上,被傳到很遠的地方去,整個房間的振動能量非常飽滿,如果彈太快就比較沒有這種感覺了。
當然也最好不要用擴音器,youtube 幾個視頻皆用擴音器放大音量,曲中的神聖感變成單純的音樂旋律,古琴的音色經機器放大後反而變差,這也是古琴一直不適合大型演奏的原因,琴真的是用來與外星人天地或與自己對話的樂器啊。
這首曲子在彈時有很強的律動性,同一組核心節奏在曲中反復出現,並依此不斷發展壯大,貫穿全曲,有原始部落的祭典感,令我想到一些特殊的巫步,先民在彈奏時應該是有巫者在前方跳祭舞的。龔一老師和丁承運先生的兩種打譜,節拍我覺得都稍微偏快,若是能落在 30~60 拍之間是最好的。在子時靜室之中,兩個相同的音符一重一輕彈出,輕音可以疊在重音之上,被傳到很遠的地方去,整個房間的振動能量非常飽滿,如果彈太快就比較沒有這種感覺了。
當然也最好不要用擴音器,youtube 幾個視頻皆用擴音器放大音量,曲中的神聖感變成單純的音樂旋律,古琴的音色經機器放大後反而變差,這也是古琴一直不適合大型演奏的原因,琴真的是用來與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